民勤:大棚經濟為鄉村振興賦能
民勤:大棚經濟為鄉村振興賦能 二分村有1400多人口,耕地4700余畝,以前一直以種植小麥玉米為主,是一個典型的農業村,村集體經濟薄弱,村級各項事業發展也跟不上。務農收入太低,村里大多數年輕人更愿意外出打工。現在好了,溫室大棚不僅激活了村集體經濟,還給老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入,帶動了大家創業致富的熱情。”民勤縣雙茨科鎮二分村黨支部副書記曹宗虎說,目前,全村共有溫室大棚137座,棚均收入可達8萬元左右,比種植傳統作物增收幾十倍。
50多歲的雙茨科鎮二分村村民李元勝種植溫室大棚已經有10多年了,這次村上組織新建三代鋼屋架大棚時他又報了一座。他說:“種大棚比種大田要劃算,一般都是種植西紅柿和人參果,今年一茬人參果的毛收入就有三萬元左右,利潤高了,我們就更有奔頭了。”
同樣,二分村村民李德勝在雙茨科鎮附近大棚打工的同時,也跟著學起了大棚種植。“今年村上計劃搭建30座溫室,我報名搭建了一座,準備種一棚人參果,8月底就能扣棚定植,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,我相信自己一定能把大棚人參果種植好。”李德勝信心滿滿。
記者了解到,2022年,民勤縣雙茨科鎮計劃新建日光溫室84座,目前已陸續開工建設,預計6月底完成棚體搭建,8月底扣棚定植,實現當年受益,帶動80余戶村民實現人均純收入翻一番的目標。
民勤縣雙茨科鎮黨委副書記徐永星介紹說,這84座大棚的修建能保證全鎮想種棚、能種棚、種得了棚的村民都有棚可種,讓更多村民通過溫室產業發家致富,持續推動全村大棚果蔬產業發展。我們將爭取相關部門的支持,引進新優品種,提高種植戶的種棚技術,通過精細管理增加溫室果蔬產業經濟效益,實現雙茨科鎮設施果蔬產業高質量發展,讓農民通過設施果蔬產業持續增收。